2009年9月4日

鄉土認同和國家認同



本文仍為初稿,歡迎評論。

許多人對自己出生、成長的地方,會有一種特別的情感,認為自己「屬於」那個地方,特別想要愛護它、保衛它。這種把自己歸類於「某地方人」、進而產生愛鄉護土情懷的心理現象,即是一般所稱的「鄉土認同」。

人們會有這樣的心理,其實是很正常的。一般人的成長歷程,多半都侷限在家鄉的一定區域內、和數目有限的人相互往來,很自然地這些人會有一些共通的經驗,或共享某些特定的風俗文化和人際網絡。一旦長大成人到外地去,與更多來自不同地方的人相處,就更容易發現自己和同鄉人的共通點、和他鄉人的相異之處,於是就會去認定「我們都是某地方人」,和來自他方的「他們」不太一樣。

因此我們會發現,這個「某地方人」裡面的「地方」,所指涉的區域或範圍,往往隨著對象的不同、或言談情境的不同,而產生很大的差異。舉例而言,一個家鄉在橋頭的人,在北部可能會說自己是「南部人」或「高雄人」,但當遇到南部人時,就會說自己是「橋頭人」。但無論指涉的範圍大小,當他在表達這種對出生地方自我歸屬感的時候,多多少少會顯現出一種以此為榮的心態,這就是「鄉土認同」的典型表現。因此有人說某些地方的鄉土認同較強,指的大概就是有更高比例的人,對家鄉有更強的光榮感、更想為家鄉付出心力。但反過來想,如果有人沒有產生這樣的心理,也是很正常的。有些人自小經歷較多的遷徙,人際網絡較為特殊,或心智發展較獨立,沒有和當地的風俗文化產生連結,在現代社會都是常見的事。

由以上討論可知,「鄉土認同」包含三個要點:第一,它是建立在「共同經驗或記憶」之上。在鄉土認同中,則因出身地相同,所衍伸出的經驗或記憶。第二,它是建立在區分「我們」和「他人」、或說「我群」和「他群」的差異之上。把自己歸類於一個群體,這個群體是如此的獨特,我們才能在世界中區辨、定位出自己。第三,以上這些心理活動其實都是非常「主觀」的認定,或甚至只是一種感覺或情感。我們沒辦法說,一定要怎麼想才是「對的」或才「符合事實」,這些都只是諸多主觀想像中的一種。

現在,讓我們把「鄉土認同」中那「鄉土」兩個字去掉,只剩下「認同」。任何的「認同」也都一樣包含這三個要素:共同經驗或記憶、區分我群與他群、和主觀認定。

在人類生活中,我們很難不把自己歸屬於某個群體,否則沒有辦法在茫茫人海中自我定位。這個將自己歸屬於某特定群體的心理現象,就是「認同」。舉例而言,我們會把自己歸屬為男人或女人;歸屬於頭家人、吃人頭路的、或吃公家飯的;歸屬為福佬人、客家人、外省人、或原住民;歸屬為基督徒、佛教徒、回教徒、或無信仰者。這些歸屬和歸類,包含性別、階級、族群、語言、宗教、文化等面向,都是在讓我們認為自己是屬於某一群體,區分出我們和他們,以讓我們找到自己的「身份」。

在此有兩點特別值得注意:第一,在每一個人身上,「認同」都是多重的,每一個人都同時擁有多重身份。對不同人而言,每一種認同的重要性高低排序,可能都不一樣。而這種人與人身份認同排序的差異,我們應該給予尊重。第二,上述這些我們可能認同的「群體」,常常是跨越「鄉土」這個簡單疆界的。在身份認同的各種面向中,「鄉土認同」只是一個很普通、常見的人類現象。

既然如此,為什麼「鄉土認同」會成為本篇文章的主題?簡單來講,在過去台灣特殊的處境當中,「鄉土認同」被拿來當作某個特定「國家認同」的代名詞,隨著時間流轉,一些基本概念就因此被混淆了。相同的情形,也發生在所謂的「台灣意識」或「台灣人認同」上。其實國家認同,也是上面許多種身份認同面向中的一種,簡單講,它就是問:你把你自己歸屬於那個國家的人?

這個「國家認同」的問題,對全世界多數人而言,大概都不會有歸類的困難。當我們出國去,問人家你是哪一國人,人們的回答多半都會很乾脆:我是日本人、美國人、韓國人等等之類。這是因為他們國家形成的歷史較久,自我歸屬也較清楚簡單。但世界上也有許多地方,多族群混居、族群和國家的疆界不清,像巴爾幹半島或非洲許多國家;或者是一個民族分散在不同國家內,無法建立自己的國家,像庫德族人;或者民族被一個強大國家所壓制,無法建立自己的國家,像英國的蘇格蘭、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、巴斯克、加拿大的魁北克、美國的許多美洲原住民人、俄國的車臣、中國的圖博(西藏)、維吾爾等。這些地方的國家認同就會較複雜。台灣的狀況雖然和他們都不同,但也是一個國家認同混淆的地方。

台灣國家認同混淆的原因是多樣的:第一,未來的統獨未定。我們是否要和中國合併成一個國家、或成立一個台灣國、或永遠維持現狀?對這個問題,人人有其各自的主觀願望和現實選擇。第二,在現實國際政治上,台灣雖然獨立於中國之外,但中國卻宣稱台灣是它的一部份、並成功地讓多數國家不承認台灣;同時,我們又以「中華民國」為國名,和「中國」或「中華人民共和國」有所混淆;而在實際的國際參與上,卻是以「中華台北」、「台澎金馬關稅區」、「台灣」、「中華民國(台灣)」、「中華民國」等等不同名稱交互使用,這當然讓許多人無所適從。第三,在歷史上,台灣曾經是大清帝國的一部份、日本的殖民地、中國流亡政府所在地;人們對這些歷史的詮釋仍然相當分歧。第四,台灣是個移民社會,不同時期來台灣定居的人群,對台灣的過去、現在、與未來,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想像。如前所述,「認同」是個純然主觀的東西,而上面這些因素,幾乎每一個又都會牽動到個人的主觀感受。

我們可以將上述這些糾葛簡化成三個層次:對未來統獨的選擇、對現況獨立與否的認知、以及對過去歷史的詮釋。事實上,中間這一層(關於現況認知),牽涉較多複雜的現實戰略問題,比較是政治家們的工作,我們可以暫且略過不討論。那麼,關於台灣的「國家認同」,就可以再被簡化成為兩種:第一種是「台灣國家認同」:過去台灣受到種種的壓迫和悲情,現在也受到來自中國的牽制(共同經驗),因此所有台灣的住民要一起努力(區分我群他群),建立一個獨立於中國之外的現代國家(以上都是主觀認定)。第二種則是「中國國家認同」:自古台灣即是中國的一部份,受中華文化的薰陶,也同受西方壓迫(共同經驗),因此所有華人要一起努力(區分我群他群),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國(以上都是主觀認定)。

上述這個「台灣國家認同」,在台灣民主轉型之後,才有比較蓬勃發展。當然也有部分學者認為,在日治時期這樣的國家意識即已經逐漸形成。但較清楚地是,在八○年代的民主化運動以前,這樣的主觀認同受到統治者極大的壓制。因此有人就用「鄉土認同」、「台灣人認同」、或「台灣意識」等較隱晦的詞語,來形容這個「台灣國家認同」。這樣特殊的歷史進程,如今卻造成許多人概念上的混淆。

事實上,「鄉土認同」並不是台灣獨有的產物。愛鄉護土的素樸情懷,和以家鄉來區分我群∕他群的心理,舉世皆然。況且,「愛鄉土」的人也可以「愛中國」,「愛台灣」也可以同時「愛中國」,或甚至以推動台灣成為中國一部份的方式來「愛台灣」。同樣的,如果有人強調「我是台灣人」,這句話的含意也可能有很多種:他可以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,或者就像強調「我是上海人」一樣,是在向中國其他省份的人炫耀自己的出身,而毫無國家認同的成份存在。「台灣人」這個詞,指涉的有可能是一個省份、一種語言、一個地名、一個家鄉、一個族群、或一個國家。它的意思取決於發言的脈絡。因此,我們不宜用是否「愛鄉土」、「愛台灣」、「是台灣人」,來辨認一個人的國家認同。

鄉土認同是一種素樸的心理,但集體國家認同的建立,尤其是在台灣這種處境,則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工程。台灣國家認同的建立牽涉到,如何共同建構一個不同族群的歷史經驗和集體記憶,如何重建所有人都能共享的屈辱與光榮,如何想像一個美好的台灣國家未來——台灣做為一個國家,不只和中國不同、也和世界上其他國家都不同的獨特未來。這不只是個政治工程,更是一個經濟、學術、和文化的工程。當然,從愛鄉土、關懷家鄉的歷史與未來發展開始做起,會是這個艱鉅工程的一個好開端。畢竟,台灣國家認同,必須是一個集體心志的產物。。